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是随着时代和国家战略需求发展起来的学院,创建于2021年,前身来源于1960年创办的计算技术专业,是国内较早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学校;1981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B+;2020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
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3个系和面向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共有3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工智能为国家首批入选专业。为实施精英培养,学院还设有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班、人工智能卓越班(茅以升班)。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德国哈根大学等开展“双博士学位”项目,是“中法4+4”硕士双学位项目成员。
学院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共建有现代交通通信与传感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轨道交通信息工程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6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国内一流实践教学条件,并与国际知名IT类企业展开联合培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6人,博导17人,拥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以及5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已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教师担任“工业软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和“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专家组副组长(科技服务业专家组组长)、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2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CM TIST、HCIS主编、INFORM FUSION等多个SCI期刊编委和十余个国际会议主席。
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学生近150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0余名,硕士研究生500余名。近年来,学院培养的学生获得天池大数据“新浪微博互动预测大赛”冠军、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竞赛(社会影响力分析)亚军、AI全球挑战赛“AI天气预报挑战赛”亚军、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特等奖、ACM-ICPC亚洲区预选赛金牌和首届“顶嵌杯”全国嵌入式系统C语言编程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大赛最高奖)等,以及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全面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迅猛,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特色“985”)、四川省和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以及来自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数百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在PNAS、IEEE TPAMI、IEEE TKDE、IEEE TIP、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和CVPR、ICCV、KDD、ACM MM、IJCAI、WWW等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中英文学术专著和教材。
学院将积极贯彻国家科技强国战略,致力于建设一流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高峰,形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态势;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与合作的学术和研究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形成高端人才积聚效应,建成国际一流的学术重镇和人才高地;积极申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大力促进和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尤其是与轨道交通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智能+X”跨学科一流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水平创新研究群体。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言字旁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31-2111-6837 客服邮箱:kefu@yanzipang.com 京ICP证030485号